旧版 手机版
 
 
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时政 -> 林区要闻
【生态立企】绥阳:暖泉河林场深山造林记
2023-05-19    张连峰 辛欣 王天驰    绥阳林区

  在龙江森工658万公顷的施业区里,有大量人迹罕至的深山区。这里的每一棵树、每一片森林,不仅是龙江森工绿水青山的“底蕴”,更是保护生物多样性、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根基。

每年龙江森工集团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对深山区森林资源展开调查,根据情况进行补植补造,防止随着自然侵蚀、水土流失、山体脆弱造成的生态破坏。
 

  

   

  

  

  

  早上5点,坐吉普车出发赶到季节性公路终点,再换乘拖拉机通勤39公里,然后徒步10多公里……这是绥阳局公司暖泉河林场沈承远、郭瑞才等5名职工最近一周每天赶往造林现场的行程轨迹。 

  

在2022年森林调查中,确定绥阳局公司暖泉河林场有一处需跨区作业的造林地块,位于中股流林场11林班山中腹,这是一处高60多米的石山包,岩石裸露、植被稀疏,生态条件脆弱,需要进行补植补造。今年春造期间,沈承远、郭瑞才等5名职工,成立了攻坚造林小组,向这处石山包发出“挑战”。
 

  

   

  

 
按照造林计划,这处石山包需要栽植3000株红松,这就意味着,3000株树苗不仅要经历吉普车转拖拉机的运输过程,队员们还要扛着树苗徒步行走10多公里山路。除了每天要用的400多株树苗,队员们的肩上还有镐、桶、锹、背苗筐等植树必备工具。记者称了一下这套工具的重量,足足有70斤。
和城市里常见的植树不同,想要在乱石林立的石山坡上植树造林,造林队员们还要用人力一趟一趟地从山脚下背土来填满树坑。每筐40斤左右的土,队员们一天要在60多米高的山坡上往返50趟。
 

  

  

   

  

 

  

因为暖泉河林场地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,野生动物出没频繁。为了队员的人身安全,沈承远等5人每天最晚只能工作到下午6点,就必须往回赶,即使这样,大家到家的时候也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。
当记者问起,私下有没有想过放弃时,攻坚队员们都憨厚地笑了,他们说,作为林区人都知道,即使石山包也是一个生态小系统,只有修复好小生态,才能保护好龙江森工这个大生态系统。
沈承远攻坚小组早出晚归,连续苦干了一个星期,石山包的造林才初具成果。现场技术员郭瑞才反复检查着这些石山包的新“居民”,他说,“现在正是顶浆造林的大好时机,必须加大现场技术检查指导力度,栽植过程中不允许窝根,不允许成群种植,保证栽植深度、栽植距离。”
 

  

   

  

 

  

再过一个月,这些树苗就可以扎根在石山包上了。到那时,沈承远、郭瑞才等5名小组成员还会回到这里,忙活上一周。他们说,到时候主要是看看树苗的生长情况,在上面重新覆盖一层土,再把树苗附近杂草也去掉,或者非目的树种去掉,以保证新树苗成活率。当记者不自觉感叹太不容易的时候,沈承远他们说,“这儿的石山包坡度在15到45度之间,还不是最难的,绥阳局公司南部的补植地块,有的山坡能达到45度到60度角,别说种树,爬上去都得费点儿劲,但是大家都能积极克服困难,保质保量完成补植修复任务。”
如果按照距离集中居住区10公里左右为深山区计算,今年,绥阳局公司完成了深山区造林658亩,栽植苗木60536株。绥阳局公司森林经营管理部负责人杨传林介绍说:“我们也知道,深山区更多时候有野生动物出没,补植补造难度非常大,但就是这些地方,它们更关乎生物多样性,森林生态功能发挥,只有一处不落地保护好修复好,我们的生态状况才能持续好转。”
 

  

   

  

 
龙江森工集团生态建设部部长崔宝国告诉记者,龙江森工集团今年计划深山区造林任务5.2万亩,栽植苗木180余万株,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普通交通工具难以到达的地区,人背肩扛、客土造林成为一种常态。一线造林的干部职工付出了很多辛苦,攻坚克难、勇于承重,保质保量完成了深山造林任务,展现了生态建设铁军风采,为建设绿色龙江贡献了森工力量。
 

  

  

  

  

  

   

  

  

  

 

  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  
    中国半岛真人·APP(中国)官方网站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:0451-52924623 邮箱:dfbas@163.com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:0200283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:3500401023
       
    半岛真人·APP(中国)官方网站